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定于2024年10月15日—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大会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行业院士专家到会指导,并围绕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新技术新设备、科学仪器、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政策等内容展开交流。现将大会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名称
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二、会议主题
创新驱动 自立自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承办单位: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协办单位:
辽宁省科技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氧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过滤设备与材料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合作媒体: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化工报等主要媒体
四、会议主要内容
(一)大会开幕式
辽宁省科技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领导致辞,特邀工信部领导解读精细化工规划、国家发改委产业司领导解读产业指导目录,特邀嘉宾及行业院士专家作报告。
(二)分论坛
分论坛一:膜与过滤新材料创新论坛
分论坛二: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分论坛三:炼油与烯烃创新论坛
分论坛四:电子化学品创新论坛
分论坛五:环氧精细化学品产业链创新研讨会
分论坛六: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202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
分论坛七: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
分论坛八: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论坛
分论坛九:清洁能源论坛
分论坛十:石油和化工知识产权高端论坛
分论坛十一:催化技术创新论坛
分论坛十二:石油和化工安全技术创新暨第二届安全高峰论坛
(三)产学研活动对接
邀请科研开发单位和创新团队与重点企业、化工园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单位开展创新合作洽谈对接活动。
(四)2024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及装备展
同期召开“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展期2天,围绕行业创新成果、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创新企业、检测分析设备、化工科学仪器、创新装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展览展示;科技人才供需交流。
(五)参观考察
10月16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及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会议有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24年10月14日
会议时间:2024年10月15日-16日
报到地点:大连星海皇冠假日酒店(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滨河街60-3号)
会议地点: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二层会议区(地址:星海广场F区10号,从B门入场)
(二)参加会议人员
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行业院士专家,各级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管理部门、各石油和化工专业协会代表,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行业装备企业等。
大连市领导,辽宁省直部门和相关市的领导、省市相关企业、省各化工园区、科研单位负责人等。
(三)会议费用
会议费250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提前7天汇款收费2200元/人);交通、住宿费用自理;特邀嘉宾免收会议费。
(四)提前汇款账号如下(汇款请备注石化科技大会)
户 名: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开 户 行:北京银行和平里支行
银行帐号:01090353700120105305013
六、大会秘书处
石化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
王 倩 15811096956 王欣洁 13611078122
邢雪健 13811551823 邬一凡 13651018108
七、其它事宜
1.请各单位参会人员填写回执,于2024年10月10日前发邮件至大会秘书处,方便接待安排;
2.会议不安排接站,请参会代表自行前往报到酒店。
3.会议报名请扫码二维码
2.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议程
3. 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报名指南
2024年9月23日
附件1:
一、大会组委会
(一)主任
李云鹏党委书记
(二)副主任
傅向升副会长、赵俊贵副会长、孙伟善副会长、李彬副会长
二、大会技术委员会
(一)主席
谢克昌院士、张涛院士
(二)副主席
李灿院士、刘中民院士、张锁江院士、陈建峰院士、谢在库院士、彭孝军院士、任其龙院士、孙丽丽院士、涂善东院士、张来斌院士、朱为宏院士、汪华林院士、易继明教授
(三)委员(按姓氏顺序)
陈忠伟、程春生、褚良银、樊江莉、巩金龙、郭新闻、贺高红、胡浩权、黄延强、江莉龙、姜从斌、蒋军成、李春忠、李俊诚、李俊华、李明丰、李群生、李卫星、李先锋、梁龙虎、林海波、刘强、刘涛、刘振荣、马鹏程、马新宾、聂红、潘秀莲、尚建选、苏为科、王峰、王丽娟、王胜平、王文新、魏飞、魏建华、温晓东、吴昊、吴青、肖睿、许光文、闫国春、杨超、杨强、杨卫民、杨勇、姚献平、姚元根、曾杰、张淑芬、张志炳、朱建民、朱群雄。
三、执行委员会
(一)主任
胡迁林党委常委、副秘书长
(二)副主任
王秀江、查伟、李文军、邹宇平、吴俊峰
(三)委员
赵明、王翊民、段永鸿、任旸、丁士育、张晨、殷长庄、曾春阳、李威
分论坛一:过滤与分离膜材料技术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汪华林院士
论坛秘书:李瑞昀 18701408070
分论坛二: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主席:任其龙院士 朱为宏院士
论坛秘书:李文军 13611387893
分论坛三:炼油及烯烃技术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谢在库院士
论坛秘书:任旸 13911038291
分论坛四:2024电子化学品创新论坛暨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成立大会
论坛主席:彭孝军院士
论坛秘书:李文军 13611387893
分论坛五: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主席:张锁江院士、朱建民教授
论坛秘书:孔凡志 18641938015
分论坛六: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202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
论坛主席:谢克昌院士、刘中民院士
论坛秘书:王 倩 15811096956
分论坛七: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涂善东院士
论坛秘书:曾春阳 13911389595
分论坛八: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论坛
论坛主席:李灿院士
论坛秘书:赵 明 13810693018
分论坛九:清洁能源论坛
论坛主席:孙丽丽院士
论坛秘书:邬一凡 13651018108
分论坛十:石油和化工知识产权高端论坛
论坛主席:易继明教授
论坛秘书:李爱民 18911998044
分论坛十一:催化技术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张涛院士、陈忠伟院士
论坛秘书:丁俊霞 15904250847
分论坛十二: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创新暨第二届安全高峰论坛
论坛主席:张来斌院士
论坛秘书:李 威 15210834552
一、报名注册信息
点击小程序“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点击“参会报名”,填写报名信息并提交(注:每位参会人员均需注册信息)
二、缴费
扫描下方二维码缴费,正常会议费为2500元/人(目前为提前七天优惠价2200元/人),可多人一起缴费,注意备注好个人信息。(注:缴费、开票时务必在备注预留手机号)
三、发票
扫描二维码开票,电子发票在提交信息后会在1至2个工作日内开具,短信发送,收到短信直接下载即可(注:缴费、开票时务必在备注预留手机号)。
四、酒店预订
由于本次会议活动丰富,参会人员较多,所有代表住宿请自行联系酒店预订,以下为本次大会的协议酒店(均含早),请各位代表尽早自行联系酒预订并缴纳房费。
1.大连星海皇冠假日酒店(五星,1.6KM,步行22分钟):500元/晚、海景房600元/晚,齐颖13998482626
2.大连星海假日酒店(五星,2KM,步行29分钟):350元/晚、海景房490元/晚,王殿磊18698665303
3.百年汇豪生酒店(五星,731米,步行10分钟):500元/晚,王经理13050530905
4.大连国航酒店(四星,614米,步行9分钟):260元/晚,陈滢多13898611855
5.大连星海广场亚朵S酒店(四星,967米,步行14分钟):500元/晚,秦经理13352241995
6.君悦酒店(五星,1.3KM,步行18分钟):海景房850元/晚,王翠萍18104098989
7.一方城堡(五星,928米,步行13分钟):780元/晚,阎旭明13841130489
8.大连奥利加尔大酒店有限公司(四星,3KM,步行42分钟):350元/晚、320元/晚,张总监13704114999
9.昱圣苑国际酒店(四星,2.9KM,步行41分钟):300元/晚,秦总15940904345
一、开幕式(10月15日上午8:30~12:00)
1.介绍与会领导及嘉宾
2.大连市人民政府领导致辞
3.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致辞
4.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主旨讲话
5.国家发改委产业司领导解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
6.工信部原材料司领导解读《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7.能源化工科技创新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 刘中民
8.新型石化工业变革型技术前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石化集团总工程师 谢在库
9.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推介与会
10.领导和嘉宾巡展
二、分论坛(10月15日下午14:00~18:00至10月16日上午8:30~12:00)
分论坛一:过滤与分离膜材料技术创新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致辞
2.人工智能膜材料
—四川大学副校长 褚良银
3.聚合物熔体微分电纺纳米纤维过滤膜制备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杨卫民
4.新型烧结金属多孔过滤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引江
5.油水CFC绿色高效分离技术及装备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强
6.浆态床费托反应器内置过滤器固液分离技术
—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副总工 李高军
7.节能型热压电复合超精细滤料的研发及其在石化行业超低排放的应用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除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抚顺天宇滤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凤利
8.杂萘联苯聚芳醚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张守海
10月16日上午
1.聚集诱导油-水分离(AIS)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主任 马鹏程
2.海洋能源膜技术开发及应用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总工 陈赞
3.面向过程工业碳减排的分子筛膜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顾学红
4.新型分离膜研制及膜过程耦合强化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姜晓滨
5.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康国栋
6.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汪炎
7.不同应用场景的反渗透膜污染组成谱图与清洗策略
—浙江大学教授 张林
8.抗污染超滤膜材料及应用
—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李卫星
分论坛二: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分子辨识分离技术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任其龙
2.光控软物质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朱为宏
3.智能染料分子设计与实践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樊江莉
4.化工安全技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程春生
5.高性能胶黏剂研发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张军营
6.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抚顺石化分公司洗涤剂化工厂研究所所长 陈东
7.橡胶加工助剂产业现状与发展热点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分会秘书长 王延栋
8.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福利
10月16日上午
1.纳米纤维素力促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进展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姚献平
2.生物质多糖助剂的结构与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张淑芬
3.电化学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林海波
4.特种环氧树脂关键单体研发与产业化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新宝
5.含氟功能化学品现状与研发热点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合物事业部总工 孟庆文
6.新型水处理药剂发展现状与热点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杨文忠
7.精细化学品的人工智能设计与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陶胜洋
分论坛三:炼油及烯烃技术创新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双碳形势下,炼油企业减碳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教授级高工 张福琴
2.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炼化结构调整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曹建军
3.恒力石化炼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转型分享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汤杰国
4.道路沥青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剑新
5.双碳背景下苯酚焦油高值化技术开发
—中石化催化剂公司研究院院长 任靖
6.转型中的炼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 瞿辉
7.催化裂化原料油非均相乳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南京工大釜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坤
10月16日上午
1.聚烯烃催化剂研究最新进展
—上海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曹育才
2.智能控制技术在炼油和乙烯装置中的应用
—北京世纪隆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新
3.中国石油环烷基特种油技术现状及展望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教授级高工 王鹏
4.初生态聚乙烯链缠结调控与高性能聚乙烯开发
—浙江大学教授 厉伟
5.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志坚
6.废塑料催化裂解化学循环前景及最新进展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张新功
7.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对聚烯烃的新需求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用通用塑料部产品线总经理 陈桂吉
分论坛四:2024电子化学品创新论坛暨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成立大会
10月15日下午
1.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领导宣读电子化学品分会成立的批复文件
2.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揭牌仪式
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致贺词
4.EUV光刻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彭孝军
5.特种高纯及超高纯物质的纯化、表征关键技术
—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李群生
6.石化化工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链接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材料化工处处长 李岩
7.电子化学品及材料的工程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刘瑞霞
8.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许振良
9.氦气提取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任吉中
10.超净化学试剂的包装技术浅析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蔡飞
10月16日上午
1.国内光刻胶产业链现状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院长 张学龙
2.半导体光刻胶原材料自主保障的思考
—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聂俊
3.超净高纯化学品储罐内衬技术
—上海富晨集团董事长 陆士平
4.精馏工程强化与节能
—天津大学教授 李鑫钢
5.我国电子化学品创新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上海华谊集团原副总裁 魏建华
6.电子化学品低碳转型:来自产品碳足迹的挑战与应对
—SGS-限用物质检测全球负责人 吴梅
7.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工程化要点
—中国四公司化工石化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赵丽霞
分论坛五:第七届(2024)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AI+功能化:环氧化工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 张锁江
2.环氧衍生功能膜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贺高红
3.环氧乙烷衍生物精细化工面临的绝佳机遇和挑战
—资深石油化工专家 杨向宏
4.全球乙氧基化行业发展运行趋势及展望
—资深分析师 王敏等
5.从全球视角看乙烯-环氧乙烷一体化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知名化工行业专家 赵军
10月16日全天
1.聚醚大单体及PCE产业链发展战略及问题思考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王子明
2.新型烷氧基化表面活性剂及其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日化院乙氧基化研究室主任 周婧洁
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相关材料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庄全超
4.分子氧化法环氧乙烷生产新工艺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纪红兵
5.环氧共聚物新材料的开发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任伟民
6.环氧衍生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树彪
7.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制备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黄家辉
8.二元醇醚生产新工艺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新宝
9.煤基新材料的制备技术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戴文
10.环氧产业高端绿色新未来智能制造助力精细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控技术精细化工行业副总工 张纪红
11.环氧衍生绿色新产品碳酸酯工艺新技术简介与高性能EO催化剂技术应用
—美国壳牌公司专利技术总监 David Vaz
12.循环碳利用,洁净向未来
—联合利华中国区技术负责人 沈俊
13.微通道反应器助力环氧产业高质量发展
—康宁反应器技术中心副主任 吴茂诚
14.面向颗粒粒径优化与稳定性调控的环氧聚合物功能化策略
—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博士 秦敦忠
15.环氧乙烷精深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公司总裁助理 孔凡志
分论坛六: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202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双碳目标下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克昌
2.国能集团煤化工产业规划及创新发展展望
—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 闫国春
3.山东能源集团化工产业规划及创新发展展望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强
4.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尚建选
5.伊泰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及创新方向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俊诚
6.燃料与矿物资源热化学转化高效清洁化原理与技术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阳化工大学校长 许光文
7.强化煤气化技术创新促进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从斌
8.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潘秀莲
9.DMTODMTP技术创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叶茂
10月16日上午
1.浦景化工煤基C1/C2化学品及新材料技术新进展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诸慎
2.丙烯氢甲酰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严丽
3.煤制油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及展望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常务总裁 杨勇
4.CO2加氢制绿色航空燃料与化学品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 魏飞
5.大型国产化甲醇制烯烃装置智能控制及工艺优化新技术
—北京赛普泰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兴文
6.煤基乙二醇提质增效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姚元根
7.新技术新成果发布及产学研交流对接
分论坛七: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 分论坛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涂善东
2.反应器数字化放大及用于高端化工材料制造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 杨超
3.微纳界面反应强化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教授 张志炳
4.化工过程异常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院长 朱群雄
5.微通道(连续流)在工业化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常州大学教授 张跃
6.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初广文
7.IPC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助力石化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世纪隆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文新
8.硝化工艺过程强化及微反应器应用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技术总监、硝化分会秘书长 刘啸武
10月16日上午
1.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流反应技术与装备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苏为科
2.搅拌反应器放大技术
—浙江大学教授 冯连芳
3.合成气短流程制取α-烯烃关键技术
—武汉大学教授 定明月
4.微化工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过程应用
—清华大学教授 徐建鸿
5.精细化工(药剂颗粒制备)过程可视化智能监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 李轶
6.自动化智能微反应装备及高端化学品安全高效制造
—深圳智微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安
分论坛八: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论坛
10月15日下午
1.液态阳光甲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灿
2.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进展
—宁夏大学/天津大学教授 王胜平
3.以一体化体系推进石化行业低碳发展
—中国石化石科院资源优化与工业智能研究中心、石油化工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昊
4.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及加氢制甲醇技术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珩
5.工业烟气碳捕集工程项目简介与下游资源化利用
—大连理工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陈绍云
6.聚四氟乙烯膜接触器关键技术及其在CO2分离中应用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曹义鸣
7.MOFs气体分离技术—助力碳捕集与油气行业的绿色转型
—北京蓝壳洁能环保技术公司总经理 赵自营
10月16日上午
1.绿氨合成工业化探索
—吉电股份专家委委员上海吉远绿能公司董事长 王宪民
2.氨储能与发电技术路径探索与实践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 江莉龙
3.新形势下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 刘航
4.以二氧化碳、氮气和水为原料的物质合成新路径
—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杰
5.绿电制化学品技术现状与发展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孙磊
6.低碳合成燃料(E-fuels)的可再生氢降本策略研究
—沙特阿美北京研发中心研究科学家 洪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