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6日 | 辽宁 大连
背景: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展。经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定于2024年10月15日—1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2024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主题:创新驱动 自立自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程安排 |
报到 10月14日 |
开幕式 10月15日(8:30~12:00) 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开幕式在M层) |
专题论坛 10月15日(14:00~18:00)至10月16日(8:30~12:00) 分论坛一 :过滤与分离膜材料技术创新论坛(17号会议室) 分论坛二 :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论(16号会议室) 分论坛三 :炼油及烯烃技术创新论坛(18号会议室) 分论坛四 :2024电子化学品创新论坛暨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成立大会(7号会议室B厅) 分论坛五 :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12号会议室) 分论坛六 :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202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1号会议室) 分论坛七: 石油和化工过程强化创新论坛(7会议室C厅) 分论坛八: 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论坛(8号会议室) 分论坛九 :清洁能源论坛(9号会议室) 分论坛十 :石油和化工知识产权高端论坛(5号会议室) 分论坛十一: 催化技术创新论坛(4号会议室) 分论坛十二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创新暨第二届安全高峰论坛(7号会议室A厅) |
参观安排 10月16日(14:00~18:00) 线路一: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及产学研交流对接 10月16日(13:00~18:00) 线路二:与会代表参观考察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
成果及装备展 10月15日~16日 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
主持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主要议程:
辽宁省科技厅厅长 蔡睿致辞
10月15日下午
人工智能膜材料
——四川大学副校长 褚良银
聚合物熔体微分电纺纳米纤维过滤膜制备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杨卫民
新型烧结金属多孔过滤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引江
油水CFC绿色高效分离技术及装备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强
浆态床费托反应器内置过滤器固液分离技术
——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副总工 李高军
节能型热压电复合超精细滤料的研发及其在石化行业超低排放的应用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除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抚顺天宇滤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凤利
杂萘联苯聚芳醚分离膜材料研究进展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张守海
10月16日上午
聚集诱导油-水分离(AIS)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主任 马鹏程
面向过程工业碳减排的分子筛膜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顾学红
新型分离膜研制及膜过程耦合强化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姜晓斌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康国栋
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汪炎
不同应用场景的反渗透膜污染组成谱图与清洗策略
——浙江大学教授 张 林
抗污染超滤膜材料及应用
——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李卫星
10月15日下午
分子辨识分离技术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任其龙
光控软物质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朱为宏
智能染料分子设计与实践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樊江莉
化工安全技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程春生
高性能胶黏剂研发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张军营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抚顺石化分公司洗涤剂化工厂研究所所长 陈东
橡胶加工助剂产业现状与发展热点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分会秘书长 王延栋
通过精准化学实现药物和功能材料的绿色制造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福利
10月16日上午
纳米纤维素力促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进展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姚献平
生物质多糖助剂的结构与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张淑芬
电化学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林海波
特种环氧树脂关键单体研发与产业化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新宝
含氟功能化学品现状与研发热点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合物事业部总工 孟庆文
新型水处理药剂发展现状与热点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杨文忠
精细化学品的人工智能设计与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陶胜洋
10月15日下午
双碳形势下,炼油企业减碳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教授级高工 张福琴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炼化结构调整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曹建军
恒力石化炼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转型分享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汤杰国
道路沥青产品技术现状及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剑新
双碳背景下苯酚焦油高值化技术开发
——中石化催化剂公司研究院院长 任 靖
转型中的炼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 瞿辉
催化裂化原料油非均相乳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南京工大釜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坤
10月16日上午
聚烯烃催化剂研究最新进展
——上海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曹育才
智能控制技术在炼油和乙烯装置中的应用
——北京世纪隆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新
中国石油环烷基特种油技术现状及展望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教授级高工 王鹏
初生态聚乙烯链缠结调控与高性能聚乙烯开发
——浙江大学教授 厉伟
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志坚
废塑料催化裂解化学循环前景及最新进展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张新功
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对聚烯烃的新需求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桂吉
10月15日下午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领导宣读电子化学品分会成立的批复文件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揭牌仪式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致贺词
EUV光刻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彭孝军
特种高纯及超高纯物质的纯化、表征关键技术
——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李群生
石化化工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链接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材料化工处处长 李岩
电子化学品及材料的工程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刘瑞霞
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许振良
氦气提取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任吉中
超净化学试剂的包装技术浅析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电子化学品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蔡飞
10月16日上午
国内光刻胶产业链现状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院长 张学龙
半导体光刻胶原材料自主保障的思考
——江苏集萃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聂俊
超净高纯化学品储罐内衬技术
——上海富晨集团董事长 陆士平
精馏工程强化与节能
——天津大学教授 李鑫钢
我国电子化学品创新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上海华谊集团原副总裁 魏建华
电子化学品低碳转型:来自产品碳足迹的挑战与应对
——SGS限用物质检测全球负责人 吴梅
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工程化要点
——中国四公司化工石化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赵丽霞
10月15日下午
环氧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 张锁江
环氧衍生功能膜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贺高红
新质生产力下中国环氧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资深石油化工专家 杨向宏
全球乙氧基化发展概述及预测
——山东卓创资讯公司资深分析师 王敏
全球能源结构变局下中国环氧产业市场展望
——知名化工行业专家 赵军
10月16日上午
聚羧酸减水剂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王子明
中国乙氧基化化技术进展和展望
——中国日化院乙氧基化研究室主任 周婧洁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相关材料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庄全超
分子氧化法环氧乙烷生产新工艺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纪红兵
环氧共聚物新材料的开发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任伟民
环氧衍生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树彪
10月16日下午
环氧丙烷衍生物的生产与市场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新宝
环氧乙烷精深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公司副总裁、教授 张洪林
环氧衍生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俞海滨
环氧法生产碳酸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美国壳牌公司首席工艺技术工艺技术总监 David Vaz
微通道反应器助力环氧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国康宁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贾总
低碳环氧在日化领域的应用
——联合利华中国区技术负责人 沈俊
环氧衍生物助剂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扬州擎宇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敦忠
10月15日下午
双碳目标下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克昌
国能集团煤化工产业规划及创新发展展望
——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 闫国春
山东能源集团化工产业规划及创新发展展望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强
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向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尚建选
伊泰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及创新方向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俊诚
燃料与矿物资源热化学转化高效清洁化原理与技术
——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阳化工大学校长 许光文
强化煤气化技术创新促进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从斌
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潘秀莲
DMTODMTP技术创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叶茂
10月16日上午
浦景化工煤基C1/C2化学品及新材料技术新进展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诸慎
丙烯氢甲酰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严丽
煤制油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及展望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常务总裁 杨勇
CO2加氢制绿色航空燃料与化学品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 魏飞
大型国产化甲醇制烯烃装置智能控制及工艺优化新技术
——北京赛普泰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兴文
煤基乙二醇提质增效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姚元根
新技术新成果发布及产学研交流对接
10月15日下午
分论坛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涂善东
反应器数字化放大及用于高端化工材料制造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 杨超
微纳界面反应强化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教授 张志炳
化工过程异常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院长 朱群雄
微通道(连续流)在工业化中的应用及案例分析
——常州大学教授 张跃
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初广文
IPC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助力石化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世纪隆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文新
10月16日上午
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流反应技术与装备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苏为科
搅拌反应器放大技术
——浙江大学教授 冯连芳
合成气短流程制取α-烯烃关键技术
——武汉大学教授 定明月
微化工技术及其在精细化工过程应用
——清华大学教授 徐建鸿
精细化工(药剂颗粒制备)过程可视化智能监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 李轶
自动化智能微反应装备及高端化学品安全高效制造
——深圳智微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安
10月15日下午
液态阳光甲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灿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进展
——宁夏大学/天津大学教授 王胜平
以一体化体系推进石化行业低碳发展
——中国石化石科院资源优化与工业智能研究中心、石油化工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昊
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及加氢制甲醇技术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珩
工业烟气碳捕集工程项目简介与下游资源化利用
——大连理工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 陈绍云
聚四氟乙烯膜接触器关键技术及其在CO2分离中应用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曹义鸣
MOFs气体分离技术—助力碳捕集与油气行业的绿色转型
——北京蓝壳洁能环保技术公司总经理 赵自营
10月16日上午
绿氨合成工业化探索
——吉电股份专家委委员上海吉远绿能公司董事长 王宪民
氨储能与发电技术路径探索与实践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 江莉龙
新形势下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 刘航
以二氧化碳、氮气和水为原料的物质合成新路径
——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杰
绿电制化学品技术现状与发展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孙磊
低碳合成燃料(E-fuels)的可再生氢降本策略研究
——沙特阿美北京研发中心研究科学家 洪族芳
10月15日下午
绿色清洁燃料发展政策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领导
生物质催化精炼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峰
船用生物燃料油标准指标要点思考
——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主任 黄小侨
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热点问题
——中国民航航油航化审定中心适航审定室主任 杨智渊
生物质热化学高值化技术进展
——东南大学能源学院院长 肖睿
绿色低碳船用燃料发展趋势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发展部总经理 田明
生物天然气核证机制探索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研究员 董保成
10月16日上午
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先锋
氢能与绿色清洁液体燃料发展前景分析
——石油化工规划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刘思明
氢能产业发展展望
——中国氢能联盟
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解读
——辽宁海事局
化工园区绿色低碳的方法与路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周红军
全球甲醇燃料应用发展和趋势
——全球甲醇工业协会中国总代表 赵凯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绿氨掺烧部分)政策解读
新技术新成果发布及产学研交流对接
10月15日下午
国际知识产权态势与竞争博弈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易继明
《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相关领导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深入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相关领导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趋势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专利态势白皮书(2023年)及面向石化行业的专利大数据解决方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爱民
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运营实践与思考
——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方涛
积极推进先进概念验证技术应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天津大学首席技术转移官、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新元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护航企业出海经营
——金发科技高级知识产权经理 严墨洋
科研项目中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技合作处副处长 杜伟
10月16日上午
石化领域专利侵权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
——盈科律所律师 王柱
专利技术引进和转让许可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管理合伙人 王宁玲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经验分享
——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 候遂峰
玄元平台(PCI)专利检索实操培训及问题解答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情报事业部项目总监 蔡志勇
圆桌论坛:石化行业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中石油集团、中国中化、国家能源集团、万华化学、多氟多集团等
专利技术系列成果发布及产学研对接交流
10月15日下午
单原子催化研究及创新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张涛
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源技术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忠伟
变革性绿电合成:从催化剂创制到过程强化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春忠
绿色化工过程多相催化反应研究及应用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天津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低碳能源化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巩金龙
碳基能源转化利用的催化科学研究
——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温晓东
环境催化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李俊华
高性能分子筛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滕加伟
10月16日上午
石油炼制核心技术加氢催化剂与工艺的研发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聂红
温和碱催化加工高碳资源富产资源特性化学品新技术
——怀柔国家实验室教授级高工 吴青
低碳烃高效转化和关键化学品绿色生产催化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朱向学
能源与环境光催化研究进展与挑战
——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州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王心晨
分子筛催化技术创新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魏迎旭
低碳烷烃的高附加值催化转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申宝剑
新技术新成果发布及产学研对接交流
10月15日下午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张来斌
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与应急技术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蒋军成
多因素耦合风险评估技术及本质安全提升
——沈阳化工研究院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中心主任 魏振云
化工中试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建国
化工研发中试安全风险管控
——昊华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宏磊
安全技术新成果发布环节
10月16日上午
1-9月份化工典型事故案例统计与分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安环部副主任 查伟
工艺安全事故事件及绩效管理分享
——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HSES总监 李双程
浅析化工老旧设备改造及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新挑战
——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 闫长岭
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应用实践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设备可靠性中心主任 张建新
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园企安全监管和服务案例分享
——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
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安全生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油气矿山军团
微化工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光文
安全技术成果发布环节
召开“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展览日期:10月15日~16日,围绕行业创新成果、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创新企业、检测分析设备、化工科学仪器、创新装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展览展示;科技人才供需交流。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辽宁省科技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氧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过滤设备与材料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 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化工报等主要媒体
报到地点
大连星海皇冠假日酒店(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滨河街60-3号)
会议地点
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二层会议区(开幕式在M层,地址:星海广场F 区10号,从B门入场)
会务组及联系方式
邬一凡:13651018108(报到)
王欣洁:13611078122(分房)
王 倩:15811096956(会务)
邢雪健:13811551823(会场及展览)
张 焱:13634408688(财务、发票)
赵明:13810693018(嘉宾接待)
李文军:13611387893(媒体及摄影)
王秀江:18610628088(总协调)